金融养老“双剑合璧”
在中国社会的高速经济发展下,我国的养老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老龄化的速度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给我国的养老金体系与老年人经济保障带来了诸多挑战。应对老龄化问题离不开金融的媒介融通作用,而老龄化又将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一些基础性影响,如降低居民储蓄、改变消费结构、影响金融机构格局等。因此,通过金融工具和技术更好地增加养老供给,是在新的背景下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方式的必经之路。从养老金资产管理上看,养
2018-04-15 11:36:05
在中国社会的高速经济发展下,我国的养老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老龄化的速度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给我国的养老金体系与老年人经济保障带来了诸多挑战。应对老龄化问题离不开金融的媒介融通作用,而老龄化又将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一些基础性影响,如降低居民储蓄、改变消费结构、影响金融机构格局等。因此,通过金融工具和技术更好地增加养老供给,是在新的背景下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方式的必经之路。从养老金资产管理上看,养老金与金融市场有效对接有助于同时带动养老产业及金融行业。
何为养老金融
养老涉及为老年人储蓄金融资产,提高老年服务品质,发展养老产业等多方面内容,核心问题之一是社会成员如何在生命周期合理配置其年轻和老年期间的生产消费——这离不开金融的媒介融通作用,也由此产生了养老金融。养老金融是与养老相关联的储蓄投资机制,泛指与居民终身理财和退休后收入保障相关的金融服务,具体包括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养老储蓄、养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信托、养老基金等金融服务方式。养老问题本质上也是带有典型金融特征的问题,存在着跨期、跨地域资产配置的基本需求。经营养老金融产品、涉及养老产业和提供养老金融服务的行业都可归为养老金融业。
我国养老金融亟需加快发展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17年年末,中国大陆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即将进入中度的老龄化社会。而根据卫计委最新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双双“雪崩”:新出生人口比上年减少63万。专家们曾预测,中国2017出生人口最低都会有2023万,但实际出生人数比它少了近300万。面对生育率的频频下降与老年人口的不断攀升,加快养老金融的创新发展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养老金融的挑战
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这为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当前我国的养老金融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着诸多缺陷与问题。
中民普惠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刘菁表示,养老产业金融服务发展目前明显不足,首先我国老龄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养老金融产品单一低效,很多老人是以个人储蓄作为唯一的理财方式;第二个是养老保险方面也存在过于依赖基本养老保险,其他的养老相关保险补充不足的问题;第三是产业发展理念滞后,对于老年产品,老年金融的重视不够,基本上是观望多、行动少;第四是产业有效的需求不足,鼓励老年人消费的政策支持不够,扶持政策基本上处于空白的状态,因此养老市场亟需模式升级以及供给侧的改革,需要用连锁化、标准化来治愈之前散乱差的状况。
如何发展养老金融
处在学步阶段的中国养老金融事业,在今后如何能走得更稳更远,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问题。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相比以前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如何以现代理念来改革和完善中国的养老金融体系则是迫在眉睫。简而言之,就是第一支柱应当回到政府责任,保证公共养老金;第二支柱就是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然后推动第三支柱个人税延养老金的发展。三支柱连起来是一个稳定整体,它形成了现代养老金制度,这是发达国家已有的现实。
“发展养老金融的核心是加快养老设施建设,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层次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全国政协委员、滨海浙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连良桂在接受《慈善公益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此,连良桂也提出了5点建议:第一,进一步扩大制度的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第二,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建立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第三,完善保险政策,出台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推进职工养老金全国统筹。第四,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加强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发展。第五,着力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建立健全养老金入市机制,拓宽养老金投资渠道,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在满足养老服务需求方面,可通过开发符合养老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和金融工具,加快与医疗、保健、信息等行业的资源整合和服务创新,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